医院动态
健康科普 | 宝爸宝妈们,来了解一下幼儿散光吧!
来源: | 作者:儿童保健科 | 发布时间: 2023-05-31 | 2147 次浏览 | 分享到:

六个月的小朋友在常规眼保健时会听到一个词“散光”,也有幼儿园入学体检时听到“散光”。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散光是什么?我们遇到它应该怎么处理。? 

一、散光是什么?

     散光是发育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我们把眼睛表面的角膜简化成光滑的球面,而散光眼的某一块球面会变得突出来。  

      

    如图所示,正常眼睛光线会把物体投影在视网膜上, 当小朋友有散光时,光线会在眼睛表面发生异常的折射,投影在视网膜上的物体会模糊。

二、散光的危害散

1.当出现散光时,无论看近看远都会导致孩子看东西不清楚;    

 2.对于散光儿童,大脑的视觉发育区长期不能接受清晰图像的刺激,容易形成弱视——随着生长发育,视力不能达到正常人的水平,长大了即使戴眼镜也提高不了他的视力;   

 3.大龄儿童,如果不能及时矫正散光,则容易出现眯眼、视疲劳、近视度数加深等症状。

三、为什么会有散光?

     先天发育的原因是最主要的。其实人眼的角膜形态并不都会呈现完美的弧度,基本上每个人或多或少的存在散光问题,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

    婴幼儿期的散光问题会更加明显,但随着眼球的发育,很多婴幼儿期的散光都会逐渐下降。到2-3周岁后趋于稳定。

   

后天不良的用眼习惯。除了先天的因素,也要注意一些不良的用眼习惯可能导致散光的加重。如长时间躺着、趴着看书、眯眼,用力揉眼等,都会对眼球造成不当的压力,影响其正常发育,造成散光的形成或是加深。

 

     重点提醒家长,不正确的验光度数,劣质的眼镜镜片也会对儿童的散光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散光会治愈吗?

    散光大部分由我们的眼部形态决定,这是无法人工干预的我们唯一的解决措施就是戴眼镜眼镜通过改善光线的角度,使物体在视网膜成像清楚。进一步刺激大脑皮层,来提高他的视力。所以散光是无法治愈的。  

 

五、发现散光都需要治疗吗?

    6月龄到3周岁的儿童发现散光,由于眼球的发育特点,临床上以随访观察为主;   

    3周岁及以上的儿童发现有散光,则需要结合标准视力表,根据散光对儿童视力的影响程度,判断是否需要戴镜矫正。

     如果检查发现孩子散光度数只有50到75度,并没有伴随近视,视力也都达标,那就不用太纠结了,好好预防孩子近视才是关键!人类刚生下来的时候,看周围的事物是一片模糊的,所以有人说外星人的形象是我们幼年时期看妈妈的样子。

 出生4个月以后,我们看东西最重要的地方黄斑才发育成熟,孩子才有一个相对比较好的视力。

2岁-3岁的孩子一般来说视力在0.3-0.5就是正常的。

如果是3岁-4岁,通常是0.5-0.6;

4岁-5岁通常是0.7-0.8;

5岁-6岁就是0.8-1.0;

6岁以上孩子是应该能达到1.0的;

这里指的是裸眼远视力。     

六、散光——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1.不要倒着歪着去看东西;

2.不看闪光的灯及玩具;

3.睡觉的话尽量多方向睡,不要老是趴着睡; 4.每天坚持户外活动2—3小时,商场游乐场不算、天黑了不算,多玩球类的活动。 

(推荐白天进行户外活动,天暗了以后,一方面阳光本身就弱了,对眼睛的刺激减少,分泌一些好的物质的可能性就低了。另一方面光线暗了以后看东西没有白天清楚,看远的调节作用没有白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