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EN'S AND CHIDREN'S HEALTH


妇幼健康
【健康科普】儿童意外窒息的预防与急救
来源: | 作者:健康教育科 | 发布时间: 2024-08-15 | 3341 次浏览: | 分享到:

    窒息是指呼吸道由于内部或外部障碍引起的血液缺氧状态。意外窒息最常发生在婴儿,年龄越小窒息导致死亡的比例越高。窒息是导致我国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占婴儿意外死亡的47%~90%。导致婴儿窒息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婴儿与父母同床睡觉、使用松软床头或床上放置衣物、婴儿脖子上佩戴链子或绳子、夜间哺乳等,气道吸入性异物则是导致儿童窒息的主要原因,如花生米、果冻、笔帽、葡萄干等。

一、预防与干预措施

(一)加强喂养指导:母亲夜间应避免躺着给婴儿喂奶,以免发生熟睡后母亲的乳房堵塞婴儿口鼻的情况。

(二)监护人应避免与婴儿同床睡觉并同睡一床被子,预防成人熟睡后压迫或阻塞儿童呼吸道,预防“蒙被综合征”。“蒙被综合征”指的是因为被被子蒙住口鼻、衣物穿得过多引发的健康问题,多发生在1岁以内婴儿,一般在换季转凉时多发,会导致孩子高热、缺氧、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后果。这种疾病如果处理不及时,有可能导致婴儿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

带宝宝睡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防止发生这样的事呢?

1.给宝宝穿合适的睡袋

宝宝穿睡袋的好处:

(1)防止宝宝睡觉时被被子遮住口鼻而造成窒息风险,引发“蒙被综合征”

(2)防止宝宝踢被子感冒着凉

(3)有助于培养宝宝独立睡觉的睡眠习惯

2.宝宝睡床周围保持“极简”

小宝宝最初还不懂得主动避开遮挡呼吸的棉被、毛绒玩具等,因此爸爸妈妈要注意千万不能在宝宝睡觉的周围放置此类东西。有的宝妈为了给宝宝布置一个温馨的睡眠场所,可能会在宝宝的婴儿床一周放满玩偶,这种做在宝宝刚出生几个月内是绝不提倡的。

3.不要喂奶后置于母亲腋下睡觉

半夜喂奶时,宝妈睡着不小心闷死婴儿的事件也曾发生,为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使用床边床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让宝宝独自睡在自己的小床上,喂奶后宝妈和宝宝各自睡到自己的床上睡觉。这种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宝宝独立睡觉的习惯。

4.寒冷季节保暖固然重要,但婴儿不宜盖得过度暖和、也不宜给宝宝用电热毯。严防“过热”和“缺氧”这两个导致“蒙被综合征”关键因素的发生。因此,仍然是建议宝宝们穿着合适的睡袋。

(三)避免儿童进食或误食易造成气道阻塞的食品或异物:儿童进食葡萄干、糖果、花生、巧克力等呈小球状食品时,不宜讲话、奔跑和打闹;食物应切碎,鼓励儿童多咀嚼。纽扣、硬币、小塑料球、玻璃球应严格保管,放置于儿童拿不到的地方或锁进抽屉。

(四)消除儿童生活环境中潜在易窒息的危险因素:床上不宜放置松软的枕头、布娃娃和塑料袋;床与墙壁之间的间隙不宜过小,防止儿童跌落被卡。

二、急救处理

宝宝清醒时:

1.将宝宝放在前臂上,面部朝下,手指托住宝宝下巴,保持头低位。

2.在宝宝两肩胛骨之间的背部较重地拍打3~5下,少量奶汁及奶块可自行流出。

3.拍打背部后,父母马上检查宝宝的口腔,并用手清除残留在口腔内的奶汁或异物。

上述急救法可使90%以上的宝宝窒息得到解除,缺氧症状迅速缓解。

宝宝不清醒或停止呼吸时

1.用一只手的拇指放在下牙床上,其他四指放于下颌抬高下巴,看宝宝喉咙后部有何异物堵塞,如果发现较大异物,则用另一只手小指沿宝宝两颊部的一侧伸入,到达舌根部,把异物取出。

2.人工呼吸。将宝宝头后仰30度,张大口覆盖宝宝口鼻,均匀吸气后平缓吹气,见到其胸廓起伏即可。再抬头放开口鼻,使气体随胸廓回缩而排出。如此反复,频率为12~20次/分钟。注意用力要适度,不能过猛,以防胸腔压力过高影响救治成功率。

3.如果空气不能吹入宝宝肺部,可将宝宝仰卧,中、无名指并拢垂直下压其胸骨下部4~5下,使胸廓变形压迫肺部,气体逆流冲出将异物排出。如不奏效,可行背部拍打。

Tips:在宝宝未把异物咳出,不呼吸、不哭、不咳嗽以前,不要放弃抢救,直到救援人员赶到或已到达医院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