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娃娃一出生
医生就会告诉家长要带娃娃定期做儿保
有些家长带去做了几次
发现就是量下身高、体重、测下头围
就开始嘀咕了
整这些来搞啥子啊?
以前的娃娃啥都没搞不也长大了?
这是因为
以前不做那是没条件啊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
我们讲究的是优生更要优育
你以为医生只是简单进行测量
其实是根据每次的数据
来观察娃娃的生长发育情况
给孩子做体格评估和生长发育评估
而且随到医疗水平的提升
儿保能做的事情相当多哦!
全世界约5%~15%的儿童消瘦,多发生6~24月;20%~40%儿童2岁时仍矮小。有资料显示发展中国家儿童发生营养不良关键期为3月至18~24月龄。
儿保是什么?
“儿保”是“儿童保健”的简称。是研究小儿各时期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各级儿童保健组织,对不同年龄儿童实施各种保健措施,增强儿童体质、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儿童是一个持续生长发育的个体,体格生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儿童生长模式不尽相同,但遵循共同的规律。
为什么要做儿保?
一、评估孩子发育状况
和大人不一样的是,孩子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个阶段所形成的身心健康,对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判断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育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其实是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正常,这其实是需要一定专业能力的,不是每位家长都有能力做好这样的评估,所以需要儿保医生来做这个评估。
每次儿保,医护人员会给孩子做身高、体重、头围测量,然后形成孩子的生长曲线图,通过分析评估生长曲线,大概可以就可以判断孩子的体格发育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身心发育也不仅仅是体格发育,还包括孩子运动、行为、心理、社交、情绪等等。和身高可以用尺子来测量一样,孩子社会、情感的发展也有工具可以用的。
如丹佛发育测验(DDST),DDST是一种筛查性智力测验,简称丹佛发育测验,由美国学者佛兰肯堡(W.K.FranKenburg)与多兹(J.B.Dodds)编制,是目前美国托儿所、医疗保健机构对婴幼儿进行检查的常规测验项目,是一种比较简单、快速、经济的方法。
DDST的检查对象为出生到6岁的儿童,可在较短时间内,筛查出在生长发育和智力方面可能有问题的小儿。
该方法主要测试儿童的个人社会适应、精细动作、语言和大运动等四方面能力,共104个项目,完成项目不好的儿童,即被认为可能存在问题,应该进一步进行其他的诊断性检查。
二、排查健康隐患
通过上述的评估,可以帮助评估孩子的当前发育状态,也可以筛查出一些问题。同时,儿保医生还可以利用专业知识或者检查,去排查孩子的一些健康隐患。
比如通过血常规筛查贫血,通过视力检查仪筛查视力问题。在面诊的过程中,儿保医生也可以通过体格检查,行为观察,避免看看孩子是否有发育迟缓、脑瘫、听力异常、孤独症等问题,如果发现了,就可以转介到相应专科及时干预,就可以出现一些严重的不良后果。
三、针对性的养育指导
在养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可能也会有比较多的困惑,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孩子的管教等问题上,都可能有很多的疑问
比如: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孩子有没有缺什么?
孩子夜醒怎么办?孩子长不高怎么办?孩子发脾气怎么办?
孩子怕生人正不正常?孩子说话晚正不正常?孩子爱咬人、打人怎么办?
·····
这些问题不是大家所理解的“疾病”,但却困扰很多家长,在儿保的过程中就可以咨询儿保医生,然后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就可以让家长养育孩子更轻松一些。
此外,孩子的身体发育也好,行为心理发育也好,其实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了解了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预先知道孩子在哪个阶段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然后提前做好针对性准备。所以在儿保的就诊过程中,儿保医生除了帮助评估孩子目前的状况,也会告知家长下阶段孩子的养育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