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寒风凌冽。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来袭,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涪陵区妇幼保健院就有这样一群“抗疫战士”,她们明知危险,却“迎险而上”,24小时提供核酸检测愿检尽检服务。
在核酸采集点,规范穿着防护用品的医务人员为了少去或不去厕所不敢喝水,尽可能减少群众排队时间,尽可能加快采集速度,尽可能早点把标本送检测,缩短万一有“阳性”的暴露时间……累了,靠意念坚持,渴了,舔一舔嘴唇,半夜无人时实在熬不住了,椅子上随便一躺。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采样工作,不抱怨,不掉队。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交班完毕,脱下防护服时,汗水已把衣衫湿透,脱下防护口罩时,口罩系带已把脸颊勒出了深深的印记,嘴唇干得裂开了口子,身体已被汗水泡得发白……



“您好,请摘下口罩……”“别紧张,来,头稍后仰,采集时稍有不舒服,请忍耐一下……”这样的话语采样人员一天下来不知要重复多少遍。他们弓着腰,将核酸采集棒温柔地深入“采集点”,快速完成标本采集,然后麻利地将棉签顶端折断在装有细胞保存液的采样管里,迅速盖好,整套动作如同行云流水,轻、快、准、稳,有效缓解了受检者的不适。
随着新一轮疫情爆发,11月2日以来来院进行核酸检测人数激增,采集任务不断加重,他们全副武装投入“战场”,采样、收样,直至把核酸标本送进实验室。最忙的一天,完成采集样本3000余份。同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作为“幕后”人员,为了保障群众及时拿到核酸检测结果,随时处于“迎战”状态。
检验科:凌晨2点,也许大家都已熟睡,实验室里还有一群默默奋斗的身影。检测“战役”无声打响,面对凶险的病毒,检验科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沉着应战,全力以赴,临时加派人员马不停蹄、不舍昼夜地进行样本检验工作。他们中有的是新婚燕尔主动放弃婚假,有的是哄睡完年幼的孩子主动要求回来加班……他们穿着防护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实验过程中厚重的防护装备和高频率的消毒剂使用,是对检验科工作人员体力和耐力的极大挑战。尽管累得腰酸背痛、体力几近透支,他们咬牙坚持,从未喊过一声累、诉过一声苦。为了保证检测结果24小时内可以进行自主查询,科室所属党支部书记带领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主动支援,及时参与到加班加点的录入及扫描工作中来,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信息统计科:为解决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中人员信息手工录入速度慢、易出错等问题,信息统计科工作人员提前安装调试好新的信息采集登记系统,加强巡逻维护,24小时待命值守,认真做好信息保障工作。核酸标本采集时通过身份证读卡器读取相关信息,工作人员输入联系电话后系统自动打印出标本的条形码,整个过程在10秒钟内完成,大大提高了采样速度和数据准确性。
总务科:气温一夜骤降,核酸采集点位于室外,风特别大,尤其到了夜间,采样组工作人员冻得手都麻木了,不停哆嗦。总务科正在巡逻的工作人员见状,立即报告科主任及分管领导,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不一会儿,他们搭起了帐篷,搬来了烤火炉,更换上了明亮的电灯泡……“真的很暖心,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职责……”“咱们的后勤保障人员一样是高效率!”夜间值守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院领导身先士卒,每天轮流深入现场督导工作。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通力协作,“战场”前移,充分做好人力调配及院感防控工作。


作为医务工作者,他们的职业生涯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却写满了简单而又平凡的爱。区妇幼保健院全体医务人员勠力同心,尽职尽责工作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间大爱,用默默坚守扛起守护人民健康的责任、筑起疫情“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