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健康科普】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应知应会系列宣传(二)
来源: | 作者:健康教育科 | 发布时间: 2024-06-20 | 203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什么是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全员掌握)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能够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艾滋病感染者指已经感染艾滋病病毒但没有发病的人,无临床症状和体征,但艾滋病感染者携带有病毒,具有传染性,隐匿性强,是最危险的传染源。一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到一定程度,而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则会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而成为艾滋病病人。

二、什么是机会性感染?(全员了解)

  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寄居部位改变或菌群失调等特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称为机会性感染。只有在先天免疫缺陷患者,免疫力低下,感染艾滋病后,才会发生机会性感染。

三、HIV传播途径有哪些?(全员掌握)

  性接触:阴道交、口交或肛交、直接与HIV感染者体液接触(如精液、阴道分泌物等);

  母婴传播:孕期、分娩期和母乳喂养;

  血液接触:血液传播、针刺或意外伤害、共用注射器吸毒。

四、哪种体液会传播HIV病毒?(全员掌握)

   高度传染性:血液、血性液体;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其他体液:羊水、脑脊液、胸腔积液;

   中度传染性:母乳;

   无传染性(除非含有可见的血液):尿液、粪便、鼻分泌物、眼泪、痰、胃液、汗水。

五、影响艾滋病传播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全员掌握)

   高危因素:HIV性伴、高病毒载量、低淋巴细胞计数、黏膜不完整、性交时出血、合并感染性传播疾病。

六、什么是艾滋病的母婴传播?(全员掌握)

   是指由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在妊娠期、产时、哺乳期将艾滋病传给孩子,也可以被称作垂直传播。

七、艾滋病感染对母体及胎婴儿的影响?(全员掌握)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会增加自然流产、死胎、低出生体重、早产等风险,也可能通过母婴传播使胎儿感染艾滋病病毒,危及孩子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

八、增加艾滋病母婴传播风险的因素有哪些?(产科掌握)

   主要:孕产妇体内的病毒载量;

   其他:妊娠期母亲患有性传播疾病、胎盘感染、营养不良,母乳喂养时间、早期混合喂养、乳头皲裂、鹅口疮;

   产科因素:破膜时间延长、分娩中的产程、早产、低体重儿、绒毛膜羊膜炎;

九、如何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前咨询?(产科掌握)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所有孕产妇(包括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孕产期保健服务时,应主动提供免费检测及检测前咨询服务。一是告知孕产妇及其家庭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危害,并给予预防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及指导。二是通过咨询服务发现潜在的感染者。三是促进孕产妇在常规孕期保健和医疗检查中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

十、如何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后咨询?(产科掌握)

   (一)阴性结果咨询

婚前、孕前保健人群和孕产妇检测结果为阴性,由首诊医务人员进行阴性结果告知,帮助其了解预防艾滋病重要信息,使其自觉地采取预防措施,改变高危行为,避免感染。

   (二)阳性结果咨询

   1.筛查阳性结果的咨询。由首诊医务人员提供咨询服务,要遵循保密原则,解释筛查阳性结果,告知需要进一步做补充实验,母婴阻断的有效措施等重要信息。

   2.确证阳性结果咨询。由首诊医务人员提供咨询服务,遵循保密、关爱的原则,对确证实验结果为阳性的婚前、孕前保健人群要初步解释阳性结果,提供艾滋病防治、安全性行为等相关信息,并转介至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相关服务。对确证结果为阳性的孕产妇要提供阳性告知、咨询服务,重点提供知情选择妊娠结局,母婴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在服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关检测、住院分娩、安全助产,所生儿童人工喂养、儿童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和儿童随访、配偶/性伴检测等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