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儿科医生,除了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敏锐的观察力、精湛的医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在涪陵就有这样一位白衣天使,她用自己一个又一个举动诠释着什么是医者仁心,她就是涪陵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新生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申宛冬。
作为儿科医生,除了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敏锐的观察力、精湛的医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在涪陵就有这样一位白衣天使,她用自己一个又一个举动诠释着什么是医者仁心,她就是涪陵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新生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申宛冬。

坚守初心 倾情儿科二十七载
喜欢孩子,仿佛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那是因为孩子天真可爱。然而选择成为一名儿科医生,却需要莫大的勇气。申宛冬的母亲是一名医生,自幼时起,申宛冬跟随母亲从乡镇医院,辗转到城区医院,她对治病救人的场景从来没有陌生感。或许是因为一颗从医的种子不知不觉地在心里生根发芽,高考后,她自然而然便选择报考医科大学,1995年大学毕业,她也成为了像妈妈一样的医疗人。
说起儿科,我们大家的印象都是“小儿哭,大人燥,就诊环境乱糟糟”,由于大多数患儿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病情,所以儿科常被人戏称为“哑科”,儿科医生只能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这在无形之中给儿科医生增添了很大的压力。

申宛冬正在查房
但是申宛冬却觉得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她说:“小孩子是特别可爱的,在这里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性格的小孩,当他们康复出院时,用奶萌奶萌的声音亲切地和我说‘谢谢阿姨’、挥挥小手说‘再见’,都让我在这份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与自豪感。”
德才双馨 丹心一片系患儿
从医27年,申宛冬早已把患儿的习性摸透,为了更好地给予患儿最好的治疗,申宛冬养成了一个习惯——“尝药”。
“儿童的表达能力差、依从性不高,有些药越苦,他们服药时配合度就越低,治疗的效果自然也就越差。”申宛冬说,尤其是中成药类,苦的程度不一,因此,她和科室其他医生都会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去“尝药”,了解药物的味道,与家长沟通后,针对不同孩子对“味”的要求来下药,才能让患儿尽快地康复。
申宛冬不仅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母亲,她总是能够发自内心地理解患儿家长的情绪,用温和的语气与他们沟通,把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他们解释,缓解他们的焦虑。
2019年12月,医院收治了一名只有790克的宝宝,超低的体重注定了这名宝宝将面临呼吸关、营养关、感染关等重重难关。看着可怜的孩子,家长心如刀绞,痛苦万分,甚至几度都想放弃治疗,让孩子不再那么遭罪。“我也是一名母亲,我理解你们的感受,请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地救治这个孩子。”申宛冬的话语就像是给他们打了一针“定心剂”。经过长达57天的精心诊疗、护理,宝宝体重增长到2.15公斤,并顺利健康出院。“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快三岁了,前几天在医院电梯里看到她,长得很乖。”申宛冬的语气里充满了关爱。

经过治疗,宝宝康复出院
开拓进取 医学高峰勇攀登
医学是无止境的,疾病与医疗技术都在不断变化。在临床工作中,申宛冬开拓进取、精勤不倦,不断地追赶学术前沿,将理论与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医学教科书,从第三版到第九版,五年更新一次版本,我把每一版都买来学习。我的书已经在家里堆积了一摞又一摞。”申宛冬说,“不仅如此,我和我的团队也会在网络上进行学习、科室集中培训,或是外出进修学习等等,以此来不断提升科室的整体诊疗水平和能力。”去年,儿科门诊量近10万人次,住院量5000余人次。
接下来,儿科还将开设儿童哮喘门诊、矮身材与性早熟门诊,为更多患儿提供专业的服务。申宛冬说:“用爱呵护、用心守护,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是我们永远不懈奋斗的目标!”